兰州市项目评审中心

xmpszx.lanzhou.gov.cn

兰州市项目投资评审中心
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9-03-11浏览次数: 字号:[ ]

市政府政务公开办: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府政务公开办的悉心指导下,我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推动评审工作规范运行、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目标,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紧紧围绕《兰州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渠道不断拓展,公开内容不断丰富,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切实提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中心以公开、便民、廉洁、高效为基本要求,不断规范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完善公开制度,在遵守保密制度的基础上,坚持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大公开力度,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重点公开财政预算、公共服务事项、重大建设项目评审等政府信息,同时在中心显著位置设置政务公开栏,将各处室工作职责和承担的业务工作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全年,公开政务工作信息共计1929条,提高群众对政务活动的知情权。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确定工作重点。通过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信息专员,将责任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二是坚持三个原则。要求信息专员认真按照上级要求,把握真实准确的原则,确保公开内容务求真实、可靠;注重实效方便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增强公开实效,真正做到便民、为民;坚持有利监督的原则,深化评审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强化目标考核。将信息工作纳入各处室年度目标,对报送信息不及时、信息质量不高的处室予以扣分,切实了加强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完善制度机制

为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一是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中心结合评审工作实际,先后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目录》《保密审查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等一系列信息公开工作方案、制度,并严格落实执行,着力夯实公开基础。二是根据评审工作特点,准确把握政务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流程和时间,既提高了评审工作的透明度,又确保不泄露行业秘密。三是严格实行公开审批制度,每日发布的内容均须经办公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审查确认后,方可在网站发布,确保网站信息安全。四是各处室分别确定1名信息员,负责收集、整理评审信息后报送中心信息员,并经审批后由其统一发布,确保信息公开全面、及时、准确、无差错。

(四)广泛开展宣传

中心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和评审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评审服务流程,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全面公开服务事项,提升服务标准化和网络化水平,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便捷性,让评审服务更智能、更高效、更透明,让服务对象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显著提升服务对象办事的满意度,有力促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强化监督保障

中心充分运用“三群一网”(中心评审工作群、党建工作群、机关党建微信群和门户网站)深入宣传“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成效,做好宣传推广和引导。同时,将政府信息公开与各项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通过目标考核、社会评议和舆论监督等途径,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量

2018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共转载、发布政务信息1929条。在规定时间内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目录、政策解读、人事信息等内容,其中:工作动态424条,党的建设798条,信息公开8条,信息公开目录236条,评审信息281条,财务预决算2条,其他“转改年”等180条,与去年同比总数增长2.66%(如下图所示)。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形式

中心门户网站设有通知公告、内控制度、单位文件、政府规章等专栏,及时公开政策性文件,便于人民群众了解和查阅最新的政策文件及上级部门领导同志最新活动和讲话精神,同时上墙海报、展板43幅。

(三)做好政策解读工作

通过“政策解读”专栏的设置,充分了解社情民意,针对涉及公共利益的热点问题,深入解读相关政策,让主流媒体发挥真正的作用,全年发布政策解读稿件共计77篇。

(四)及时回应舆情热点

对网民通过各级政府网站“领导信箱”等渠道反映的诉求,及时处理答复。2018年共收到2条网民留言,均在规定时限内及时答复。其中,同意公开1条,不予公开1条。真正做到“网上听民声、线下办实事”,为群众提供更好服务。

(五)公开办理结果

中心高度重视提案议案办理工作,对社会广泛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均公开答复全文,接受群众监督。全年,未接到市人大代工委及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转办的议案提案。

(六)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是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通过优化中心门户网站预决算公开专栏,集中展示中心预决算公开信息,以保证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是全面公开项目评审信息。利用评审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评审服务流程,让评审服务更智能、更高效、更透明,让服务对象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显著提升服务对象办事的满意度。同时,将项目评审进展及时上传门户网站,方便查阅了解。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2018年度,中心未收到依申请公开办理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8年度,中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未涉及收费事项。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8年度,中心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人员、经费的情况

中心明确一名班子成员负责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中心政务服务工作。由办公室具体承担,并指定1名责任心强、业务娴熟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全年无专项经费产生。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2018年,中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府政务公开办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比新时代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新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内容还不够全面,信息更新还需更及时;网站及新媒体平台互动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一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力度,使信息公开工作更加有序、便民、高效,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是加强保密审查,扩展公开范围。对照《条例》的具体要求,认真清理政府信息公开事项,查漏补缺,修订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确保应公开的政务信息全部公开。同时严把质量关、保密审查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公开内容,确保政府信息公开不影响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途径。通过网络、新闻报道、报纸等多种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进行公开,努力做到公开方式的灵活多样,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

四是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工作人员政务公开意识,提高政府信息采集、编辑能力,努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五是更加重视监督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年底对各处室信息报送工作进行考核,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奖惩制度,激发信息公开工作热情。

八、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与统计表

附表中的主动公开信息日期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2019年2月28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